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内容页

新版基药目录施行配套政策下月起密集出台(三)


时间:
2013年05月14日--来源:网络--作者:佚名

基药,卫生部,卫计部
 

县级医院基药市场新增长点

中午近11点,湖北武汉汉南区大咀乡卫生院人头攒动,划价收费窗口、发药窗口前都排着长队,工作人员紧张地工作着。以往发生在大都市三甲医院的一幕,如今也出现在了各地的县、乡卫生院。

记者近期在一些县卫生院采访了解到,自2009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至今,药品价格明显降低,卫生院求医的患者迅猛增加,县乡级医院市场扩容加速。

据武汉汉南大咀乡卫生院院长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,因为饮食习惯的原因,高血压是这里的高发病,但因降压药太贵,很多百姓就吃点止疼片来缓解高血压造成的头痛,药价降下来之后,很多患者都愿意来院治疗。“以前每天的门诊量是70-80人,现在每天都超过100人。”

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,药价下来了。如青霉素粉针剂以前的价格是0.58元,目前降到了0.23元;0.1g*30片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网上药店的价格是19.8元一盒,而在卫生院的价格只有15.9元。”这位人士告诉记者。

由于县级综合性医院是民众看病的主要场所,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的中转站,因此县级综合性医院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。对于基本药物目录将大显身手的基层医药市场,有学者称之为“新兴医药市场”,外资公司定义为“广阔医药市场”。

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目前拥有约1万家县级医院,其中定级的县级医院约6000多家,遍布2000多个县市。

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,面对农村人口看病就医的大量需求,中国县级医院业务增长迅速,且最具发展潜力。

据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研究专家徐东透露,最近5年以来,三级医院的增长率远低于18%的行业平均水平,约在14%-15%,而县级医院增长23%,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也增长23%,后两者的增长明显更有看点。“县级医院将是最先规范的医药市场,潜力巨大。可以说,县级医院市场才是中国医药产业的主战场。”

在中国人民大学基本药物市场研究专家张艳江看来,县级医院的市场潜力值得关注。他以辽宁与山东省为例,“这两个省的药品市场潜力接近,但是辽宁基药平台采购额只有山东的11%,因此未来很多省份都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。”

而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的县级医院试点改革,在无形之中也推进了基本药物市场的增长。据悉,重庆市去年起就有10个区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,江北区已率先试点两年。“2013年起,重庆每年将新增10个区县开展改革。到2015年,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在全市铺开。”重庆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。

而银川市自2012年起,就逐步取消所有县级医院药品加成,实现全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,彻底革除以药补医的趋利机制,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。

中药独家品种无惧降价影响

“目前每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价格已在8元左右了,你让我们还怎么降价?”一听到降价,马应龙市场部的营销人员露出一抹怀疑的神情。“发改委在三年前还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价格提高了。像中药独家品种,中药材的价格近年来都处于高位,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升,如果要求一直降价,企业将很难保证质量和供应。”

据介绍,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原料中含有麝香、牛黄、珍珠等名贵中药成分,这几味中药材的价格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。从2009年发改委宣布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提价8.7%后,该产品在市场同类产品中仍属于低价产品,不仅销量没有受影响,反而因进入基药目录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,目前每年仍保持近20%-30%的增长,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55%。“降价空间确实不大。”马应龙公司的高管表示。

对此,四川的一家代理销售公司老总持相同观点。在他看来,作为马应龙的独家品种,麝香痔疮膏既有强大的品牌效应,也有广泛的市场基础,一旦进入新的基本药物目录,将在广大农村市场大展宏图。“我们愿意代理合作的,就是这样的大品种,独家大品种、行业龙头。”

在近期券商对石家庄一家中成药上市公司进行集体调研时,公司管理层曾透露了中药降价的原则:如果日用药经费超过5元,很可能降价。而获得国家进步奖、通过询证医学的产品,降价幅度将比较低。

全国药物营销专家杨昌顺告诉记者,对于基药的独家品种来说,即便降价5%-10%,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。由于独家品种在地方招标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,且入选基药目录意味着基层销量的放量增长,即使今年国家推行集中带量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,独家品种在招标中面临的降价压力也低于平均水平。

“国家在进行中药价格调整时,也要倾听很多生产独家品种的大企业的意见;此外,这些企业的渠道铺设也更畅通,能不断获得医生更高的认可,可以说,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倾向它们。因此,无论从哪个角度说,独家中药品种在市场中的话语权都会更大。”

另据记者了解获悉,本月初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基本药物价格调整方案的闭门会议上,独家中药企业的大佬们一致反对降价,直陈降价的不利结果。“会上传来的声音很明确,关于今年中成药价格调整,将是有升有降,而不是外界疯传的"一刀切"降价,毕竟国家对中医药产业还是持鼓励发展的态度。”一位参会的企业老总向记者透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