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内容页

整合医药资源 打造湖北千亿产业


时间:
2013年07月22日--来源:网络--作者:佚名

医药资源,医药产业,医药工业

5月出台的湖北《加快全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确定,2015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,2017年达到1600亿元,年均增长19%。

    2012年,全省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9.56亿元,利润54亿元,税金29.83亿元,同比增幅与全国医药工业平均水平相比分别高出11.3、17、65和21.04个百分比。

    发展速度并不慢,但对比发达省份,差距越拉越大。

    以江苏为例,2001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我省的2.16倍;2012年江苏省2637.2亿元,湖北674.3亿元,差距增至3.91倍。

医药资源缺乏整合

    “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省医药企业规模小,缺乏龙头企业。”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李兵指出。

    全省医药工业企业277家,但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0家,而江苏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421家、山东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580家,两省均有数家销售额过百亿元企业,湖北尚无突破。

    全国医药企业平均销售收入2.36亿元,湖北为1.9亿元,远低于山东的3.27亿元,江苏的4.44亿元。

低水平重复建设,导致省内企业小而散。

    放眼全国,哈药、上药、云南白药都在上世纪90年代末,通过并购做大规模,而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广东等地的民营药企,通过多年潜心研发也异军突起。

    我省人福医药通过一系列并购,目前已拥有1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和多家医药商业企业,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3.17亿元,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。

    远大医药近年相继并购了富驰,瑞珠、舒邦等医企,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。今年又与黄石飞云合作,投资建立国家天然药物研发及制造基地。

    但这样的并购在湖北并不常见。省内资源没有像湖北中烟那样得到成功整合,也没能像沿海那样培育龙头企业。

   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评价,过去的15年,是湖北医药产业失落的15年。

    医药产业是我省确定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,这一现状亟待改变。

加快并购重组步伐 机遇就在眼前。

    2011年颁布的新版《药品质量管理规范》(简称GMP)规定,今年底,所有注射剂等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须通过新版GMP认证,否则将一律停产;口服制剂等普通药企须在明年底通过。新版GMP认证被称为史上最严认证,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技改投入将加速行业洗牌。
 
    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有9家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,有51家普通制剂药企通过认证,还有近八成药企尚未通过认证。

    采访中,人福、远大、宏源等药企纷纷表示,希望对兼并重组企业在药品注册、批文转移等方面提供便利。

    省经信委医药产业处处长张明涛透露,目前已有数十家药企产业转移投资意向备案,部分企业已在接洽中,此后会陆续通过专场信息发布等渠道促成。

    张明涛表示,全省将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,以大型药企为核心,采取股份制改造、资本营运、兼并联合等方式,加快调整与重组的步伐,培育和壮大医药龙头企业。同时,引导中小药企向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方向发展,形成省域医药产业协作格局。

 



无菌服推荐:

无菌服/耐高温高压服   翻领式无尘大褂
立领无尘大褂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连体无尘服   

灭菌全覆膜手术衣      无尘分体服

实验室白大褂           抽取式防静电衣袋